水泵效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
更新時間:2014-02-27 點擊次數:7569
水泵效率是指水泵的有效功率與軸功率之比的百分數,它標誌著水泵能量轉換的有效程度,是水泵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,用η表示。水泵銘牌上的效率是對應於通過設計流量時的效率,該效率為水泵的zui率。水泵的效率越高,表示水泵工作時的能量損失越小。
水泵由於長時間使用,運行效率會明顯下降,主要有以下原因:
1、由於水流的衝刷,水泵流道內壁和葉輪過水麵變得粗糙不平,水泵內流道的摩阻係數增大,再加上水在泵內的流速很大,水頭損失增加。水力效率降低。
2、由於在泵前投加藥物或水質等原因,使泵殼內嚴重積垢或腐蝕。泵殼內積垢嚴重的可以使泵殼壁厚增加2mm左右,而且水泵內壁形成垢瘤,使泵體容積縮小、抽水量減少、並且流道粗糙,水頭損失增加。客積效率和水力效率都降低。
3、由於水泵加工工藝造成的鑄造缺陷、汽蝕、磨蝕、腐蝕和化學浸蝕等原因造成泵流道內產生空洞或裂縫,水流動時產生旋渦而造成能量損失。水力效率降低。
4、葉輪表麵的汽蝕。由於葉片背水麵運行時產生負壓,當壓力Pk≤Pva時,產生汽穴和蜂窩表麵後,在電化學腐蝕作用下,使泵葉汽蝕。
5、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。由於泵使用時間長,機械磨損產生漏失和阻力增大,使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降低。
以上原因,使水泵性能變差。運行效率降低2~5%,嚴重的可以使水泵效率降低l0%以上。